- 不要过早进行绩效考核
很多企业喜欢刚刚建立绩效管理制度,马上就使用它进行考核,这种情况是不好的。因为,人们在刚刚接受一种新的度量体系的时候,往往对其中某些事物的定义还不够规范,不同的人认识还不一定是一致的。
在这种情况下贸然进行考核,使得人们会倾向于向对自己有利的方向理解和解释这些定义,而不是向客观事实的方向。这就在一段时间里引发大量的争议,而且永远找不到正确答案。
建议的操作模式是这样的:先建立度量体系,并告诉大家,半年之后将使用新的度量体系进行绩效考核。那么在半年之内,大家就会认真的去理解,这些度量体系的定义,并且充分地透明地度量出自己和其他团队的结果来。在这段时间里,组织应该帮助那些绩效不好的团队进行相应的改进,以便在正式度量的时候,获得好的绩效。
真正生效的时候,后进的团队已经获得了一些改进,也充分认识到,只要持续改进绩效还会不断上升,因此反对的力量就会小很多。
- 防范反向绩效
很多绩效考核的方法看似非常合理,非常直接,但是却有可能产生反向绩效。
比如说,有的时候我们希望提高生产率,因此会度量每一个迭代按时完成率。看似大家一定会为了按时完成,而不自觉地提高生产率,但其实不然。要保证按时完成每个迭代的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,并不是提高生产率,而是预留缓冲时间。但是这种做法,非但没有提高生产率,反而降低了生产率。
其很久以前敏捷绩效管理曾经有一个分支叫做DSDM,动态软件开发方法。在这种方法里有一种概念,叫做MoSCoW,分别是英文,Must,Should,Could,Would not的缩写。
它提供一种新型的度量方法:第一,每个迭代必须保证60%的任务按时完成(Must),这样就保证了迭代的可交付性;第二,所有迭代的平均值,应该是80%(Should),而不是60%,这个平均值可以认为是平均的生产率。为了要达到80%的平均值,由于在某些迭代只能完成60%,团队必须在另外一些迭代中,超过甚至远远超过80%(Could)。
这样,我们在保证每个迭代能够按时交付的前提下,同时也保证了总生产率没有受到负面的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