桂林名小吃,当首推桂林米粉。在桂林的大街小巷,无处不见“桂林米粉”的店铺招牌。“五步一轩,十步一馆”。桂林人爱吃米粉,早、中、晚三餐都可以把米粉当主食,远在他乡的游子一下车,往往先要去吃上一碗桂林米粉解解馋,桂林人心中的“米粉情节”,不但没有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减弱,反而在今天系得更紧了。对外地游客来说,虽不能久留,但桂林米粉也将和桂林山水一样,给人留下永久的记忆。
桂林米粉的魅力究竟何在?或许在于它和漓江水的缘分。桂林人靠漓江水做出了桂林米粉,就连米粉的产生也和漓江有着密切的关系。相传桂林米粉产生于战国末年史禄修灵渠时,秦始皇有个爱吃鲤鱼须和鱼肚的爱好,漓江里的鱼王为了拯救子孙,就想出用大米做成米粉代替鲤鱼须,切粉代替鱼肚,秦始皇吃了拍案叫绝,从此桂林米粉就诞生了。
浇卤菜的米粉称为卤粉,卤菜粉为“大众米粉”,春夏秋冬皆是销售量最高的品种。它有四大特点:一、价格低廉,二两米粉才1元五角,这在全国各地都很少有,在深圳吃个粉、面三元、五元的算是很便宜了,可这个价钱在桂林可以保持数十年如一日,不涨价。二、份量够,配料非富,早上吃个二两米粉,足可以支撑到中午12点,换个稀饭包子不到11点肚皮就会唱空城计了。三、速度快,这真可谓是地地道道的快餐。烫粉、淋卤水、切卤肉、铺配料,手脚麻利,全部过程30秒足矣。四、不仅脆滑爽口、风味独特,而且营养丰富。一碗米粉的成功之处在于卤水的制作,其所用香料就有十几种,主要有草果、八角、桂皮、茴香、香叶、罗汉果等,加入骨头、牛肉熬几个小时,香味扑鼻,还能养胃健脾、促进消化,再配上油炸花生、葱花、辣椒、酸笋、芫荽,既好看又好吃。
桂林米粉的吃法花样很多:有卤菜粉、生菜粉、三鲜粉、酸辣粉、牛腩粉和炒粉等。而最有特色的称马肉米粉。马肉米粉,以马肉为主料,但马肉不放入卤锅,而腊挂起来,盛米粉的碗也不用大碗,只用小碗,将一两马肉米粉放入马骨汤中烫热后要分放入5个小碗中,再往碗中放入腊挂马肉、油炸鲜马肉,淋上卤水,洒上芫荽、蒜丝、熟油,味道浓香可口。一碗碗地吃下去,小碗会叠成一摞,真是别有一番情趣。桂林民间流传这样的说法:“不吃马肉米粉,不知天下美味。”